Wenzhou Jiangxi Shanghui

温州市江西商会

您当前位置:
.
【商会活动】对标先进 赋能发展 —— 温州市江西商会组织青年企业家走进泰昌集团深度参访交流
来源: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5-10-18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充分激发商会内生动力,引领青年企业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成长,10月15日下午,温州市江西商会“青工委”以“对标先进、互学互鉴、协同发展”为核心,组织青年企业家走进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新企联副会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青委会会长、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张鹏飞先生掌舵的泰昌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参访交流活动,在实地调研中汲取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智慧,在思想碰撞中探索企业创新路径。



会长王锦亮携常务副会长、党支部书记邹华清,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戴立新,“青工委”主任、副会长熊文丰,副会长唐仁、盛长华,商会专职秘书长徐珍珍等商会领导带领“青工委”成员共25人全程参与。商会高级参事、加西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满怀,商会荣誉会长、浙江焦点烟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武等特邀嘉宾亲临现场,与大家深入交流互动,为活动增色不少。


一、走进泰昌:解码智能输配电综合能源服务商者的硬实力与大格局



参访团一行在泰昌集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先后走进集团行政大楼与行知馆,开启沉浸式企业认知之旅。抬头可见的巨幅世界地图天幕,直观展现了泰昌“立足温州、辐射全国、布局全球”的战略版图——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均设有营销中心,产品与服务已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东南亚的输电线路到非洲的电力基建,再到欧洲的能源项目,都留下了泰昌的印记。


在集团企业文化展厅,讲解员系统介绍了泰昌的发展历程与产业布局:自1992年创立以来,泰昌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电子设备公司起步,逐步成长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重要供应商,2003年成立无区域控股集团后,更是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跨越式发展。如今的泰昌,总占地面积472亩,拥有温州、杭州两大生产基地,现有员工1800余人(不含劳务工人),年营业收入超40亿元,已构建起“综合能源、建筑工程、多元业务”三大核心板块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年产值2亿元到目前的40多亿的业务突破。



最让参访团惊叹的,是泰昌在电力领域的硬核实力:作为行业领军者,泰昌参与建设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实现电压等级“全覆盖”,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的50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泰昌参建率高达90%,参与了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多项“世界第一”的标杆项目。在新能源领域,泰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整合光伏、储能、充电桩业务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的“光储充停车场”产品已服务于电力、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其“智慧能源、多能耦合、储能应用、绿色科技” 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参访企业家提供了传统企业向新能源转型的鲜活样本。


从角钢塔、钢管塔等电力杆塔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到全品类电力金具的研发生产线,再到自主研发的“空中卫士”无人机巡检系统,参访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深入了解泰昌“咨询设计、产品制造、施工安装、智能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切实感受到其“用心智造”的匠心——行业首批激光切割机应用、首批角钢流水线、首批智能控制闭路循环清污分流式生产线,以及产品获得的“碳标签”“低碳产品供应商”认证,无不彰显着泰昌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上的前瞻布局。


二、座谈分享:听“少帅”张鹏飞讲传承、创新与中国式管理


参观结束后,一场干货满满的座谈会在泰昌集团会议厅举行,泰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鹏飞亲临现场并做主题分享,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泰昌集团总裁室成员、党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部长温爱拉,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理事姜森川、木海达,会员梅百亨。



张鹏飞围绕企业发展、管理创新、行业趋势等话题展开“江山如此多娇:百年奋斗史,引领温商,续写创新史”主题分享,用泰昌的发展故事,解读民营企业的传承之道、创新之法与管理之智。 


据张鹏飞介绍,泰昌集团年营收40多亿元,员工规模达1800 人,业务以制造业为主(占比2/3),工程业务为辅(占比1/3)。当前,集团重点发力城市更新板块,组建8级项目团队以产业服务模式运作,其核心思路是跳出行业“老套俗套”,从人文价值角度构建项目竞争力。



在企业管理层面,张鹏飞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重利益体系”的核心观点。他以遵义会议时期共产党发行苏币为例,指出苏币与国民党银元1:1兑换,却能兑换更多食盐,通过物质利益吸引民众,印证“没钱才伤感情”的道理,同时参考波音公司“持续盈利”的首要目标,强调企业需先具备盈利能力才能创造社会价值。精神层面,他以“陈树湘咬断肚肠跟党走”为例,说明共产党通过举正义之旗、契合民众情感需求凝聚力量,现代企业也需关注员工精神追求,尤其年轻人谈情怀需以物质基础为前提,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递进逻辑。



谈及人才管理,张鹏飞明确“有德有才优先、无德有才必弃”的标准,认为“信任不是对方值得信,而是自身有驾驭能力”,并坦言中国职业经理人“道德与价值体系建设难”的现状。针对企业二代接班,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2003年18岁接班后,他历经“懵懂、试错、回归、突围”四个5年,从最初对企业认知空白,到投资试错后明确“传承父业”的目标,再到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实现思维突围、处理家族亲属职场角色完成关系突围、拓展无人机巡检等业务实现产品线突围。他特别提到,接班最大难点是处理父辈老臣与新生代团队的关系,以宗馥莉案例为例,建议“慢慢熬、逐步调”,遵循中国人“情理法”的处事逻辑。




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张鹏飞推崇“中国式管理”,以《易经》“天地人”思想为基础,提出“天的不易、地的简易、人的变易”对应高层、中层、基层管理需求,强调高层需有高度、高见、高招,中层聚焦稳定执行,基层关注动态调整。他以“道法术器”框架落地管理实践:“道”为人才“经历厚度决定事业高度”,需通过岗位历练积累经验;“法”借鉴华为“训战结合”,避免“学用脱节”;“术”搭建交流平台、培训班等载体;“器”利用AI等科技工具提升效率。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他认为“文化是文字 + 量变到质变”,需通过行为改变认知,如推行“管理五自觉”背诵考核,以递增罚则强化员工思维转变。



针对行业趋势,张鹏飞指出,当前企业竞争已从“短板理论”转向“长板理论”,因信息流加速导致产业周期缩短,需通过人与人协同发挥优势。他提出行业“三大矛盾体”:技术深度与迭代速度、链条长度与协同力度、生态广度与需求精度,并建议科技领袖、企业领军、政府领导分别聚焦“深度、长度、广度”解决问题。面对AI时代,他认为人类的真正战场将转向三个领域:创意、情感以及战略判断,“没有幸存者,只有进化者”,企业需摒弃急功近利,深耕产业,以利他思维构建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享最后,张鹏飞表示,泰昌集团正探索“中国式未来企业”路径,如将食堂空间改造为人文交流场景,未来将持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科技,推动企业与行业共同进步。


三、互动交流:思想碰撞中探寻企业发展新路径



座谈会的互动环节,商会荣誉会长潘武向泰昌集团董事长张鹏飞提出三大问题,分别是泰昌集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对了哪些事、如何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以实现战略目标及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张鹏飞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解答,分享了以价值观、能力、业绩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强调结合传统文化践行价值观、通过共学与考核提升能力、以业绩与团队培养衡量成果;针对市场不确定性,建议以高目标牵引组织、强化统筹规划推演力并聚焦客户痛点;还提及企业发展中控制风险、顺应客户需求变革组织及关注AI时代变革等经验。



会长王锦亮代表商会对泰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鹏飞的周到接待与倾情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商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便秉持学习型商会传统,此次参访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践行。他分享两点感触:一是参观泰昌集团展馆时,处处展示的是员工的身影,深刻感受到企业“员工第一”的理念,与其他企业着重展示领导人和领导人互动不同,泰昌突出员工对企业的付出与贡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因与底气;二是张鹏飞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融入企业管理并取得显著成就非常值得赞叹和学习。同时提出倡议,即推动中国式管理的常态化交流与践行,以及促进商会青工委与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积极互动。他鼓励商会青年企业家们以此次参访为契机,学习泰昌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与管理智慧,找准自身企业的定位与方向,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做大做强。


四、合影留念:为参访交流画上圆满句号



下午17:00,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在会议厅合影留念,定格下此次“对标先进、赋能发展”的珍贵瞬间。


此次走进泰昌集团的参访交流活动,不仅让温州市江西商会的青年企业家们直观感受到行业领军企业的实力与格局,更在传承、创新、管理等维度获得了可借鉴、可落地的经验。未来,温州市江西商会将继续搭建此类“走出去、学进来”的交流平台,助力会员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附:张鹏飞与泰昌集团发展之路



泰昌集团的发展,始终围绕“传承与创新”展开,其传承历程尤为特殊,并非家族企业常见的平稳接班,而是“临危受命”。


1984年,温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泰昌创始人张贤瑞携五位乡亲白手起家,从承接港口码头基建小项目起步,业务逐步拓展至工民建、电力基础施工,初期挂靠集体企业运营。1992年“温州模式”获认可、温州经济开发区成立后,有了资本与经验积累的张贤瑞,购地3亩建厂房,成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电子设备公司,拉开泰昌创业序幕。1999年,依托“温州模式”的市场竞争力,泰昌抓住民企并购重组集体企业的机遇,进入高压铁塔制造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2003年3月,张贤瑞因公车祸离世,18岁的张鹏飞中断学业,以“娃娃老板”的身份接手企业。他深知责任重大,凭借努力学习快速成长,在员工支持下推动企业平稳过渡,成立无区域控股集团 —— 泰昌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年轻”“无经验”的质疑,张鹏飞以独到的传承创新理念、前瞻眼光与坚定决心,带领泰昌持续拓展:2009年,铁塔产能从2万吨提升至10万吨;2013年,响应“一带一路”成立泰昌集团上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开拓海外市场;2015年,在杭州搭建科技业务孵化平台,进军科技领域;2017年,成立温州泰昌人防设备有限公司,涉足人防门制造销售;2018年,先后成立泰昌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泰昌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开展电力无人机巡检及城市运维业务、迈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张鹏飞在传承老一辈企业家冒险开拓精神的同时,重视企业创新。近年来,他加大新技术、新模式投入,尤其在绿色低碳、智能装备领域积极探索。2021年,泰昌参与投资的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科创板上市,集团业务也拓展至国际贸易、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智慧巡检等多元领域。


秉持温州人“走出去”的传统,张鹏飞带领泰昌布局东南亚,成效初显。未来,泰昌将以智能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


研学感悟


商会副会长、浙江高圣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 盛长华:


 此次泰昌集团游学,不仅是一次 “走出去” 的学习之旅,更是一场 “沉下心” 的思考之旅。让我真正体会到,真正卓越的企业管理,是"以心为本"的。泰昌将温州精神与中式管理智慧深度融合。它不只是管理员工,更是通过"让平凡岗位不平凡"的理念、创新的师带徒制度,去激发每个人的价值感。它将"泰行二十四"与二十四节气结合,用"心"与"道"的精神引领,而非单纯依赖流程的"术"。这种管理模式将文化、党建与企业运营紧密相连。最终,企业管理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追随。这不仅是管理,更是一种价值创造。未来,我们将把此次游学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作风,在自身岗位上探索创新,同时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企业交流学习,在互鉴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研学花絮
















商会动态
Chamber news